艺术家简历
赵雪伟:男、汉族,1971年1月出生,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本科毕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研究生课题班结业,任职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西安水墨中国画院副院长,艺术典藏杂志学术主持,清华中国画高研班助教。

赵雪伟作品
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必然要面对诸多的可能性。如何面对传统,是每一个时期的艺术家对于既成艺术史不可回避的课题。今天的中国画面临的问题尽管不比一百年前多多少,但是形势更为复杂。完全的西化,中西融合和中西拉开距离的不同看法,使得中国绘画界风格纷呈,各有各自的经典作品。长安画派无疑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对于西北山水人物风情演绎,这一点在今天的赵雪伟身上仍然可以看到。只是在西北山水的雄壮之外又多了几分巴蜀秀美之气。
一、 师承脉络的隐现
张大千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张大千除了早期随母亲、兄姊学习绘画外,曾长期临摹古代作品。对于可以乱真的的张大千而言,对于古代作品的熟悉是其艺术独立体系成长的根基。日本的染织学习经历以及日本绘画的影响又为其提供了外来的冲击。面对新的形式和古老的艺术体系,选择了承继正统的道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的面目。张大千被徐悲鸿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张才力、学养过人,于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无所不擅,尤其在山水上独树一帜。
何海霞先从韩公典,后依张大千,成为张大千的重要传人,但是却又有着自己的艺术面貌。何海霞师从张大千之前已经临摹了大量宋元明清的作品,随从张大千广游名山大川又增加了对于现实山水形象的积累。师法古人和师法造化的结合使得何海霞有了一个新的创作积淀。1951年,移居西安的何海霞与赵望云、石鲁等交往甚笃,成为“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其“与自然为伍,用我家之法。”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脱胎于古人造化却又有“我”之面目。
赵雪伟师从何海霞的学生万鼎。学院派的教育与自然的熏陶相结合,新一代的艺术家对于中国画的学习方法和创作理念已经不同于老一代的学习方式。但是西安美院优良的传统在何海霞学生辈和学生的学生辈充分体现出来。自然造化和古人笔墨不可避免的成为学人窥测中国画门径的两条路,这两条路不是相背离,而是交叉在一起的。、
赵雪伟师承万鼎学习山水画的同时,关中的山山水水又为其展现了自然的造化之笔。崔振宽和安正中对于赵雪伟艺术创作的也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在其早期的作品中尤为明显。
二、 追溯远去的记忆
取法古人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临摹古代遗留至今的优秀作品。赵雪伟早年多师法宋元,尽管宋人面貌与元人风韵截然不同,北宋和南宋在不同时期也大相径庭。如何在古人的作品中参悟,既是一件幸福的事,也是一件痛苦的事,重要是灵犀何时得一点。
北宋诸家之中,赵雪伟最得力于范宽。出生于陕西华原(今耀县)作品取景关中一带山岳,雄伟壮阔自然就成了范式山水的主要风格。注重师法自然的范宽在不知不觉中为我们记录了近一千年前的关中山水,赵雪伟就在取景和笔墨皴法多方面有了最好的参照对象。
南宋诸派虽不同于北宋,但是由北宋入南宋的李唐喜学范宽,其后又有马远、夏圭等人学习李唐,使得整个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几乎全与范宽脱不了干系。元朝赵孟頫称赞范宽的画“真古今绝笔也”,明朝董其昌则评价范宽“宋画第一”。可见范宽在元明影响。
元代四家黄公望、倪瓒、吴镇和王蒙表现的风格尽管各不相同,但是元四家有其共同的时代特色,就是“雅洁淡逸”山水画风。元人强调水墨画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明清的影响之上。
明朝初期的王履多画华山图,自然之景在这里成为画境的重要参照,重情之风转为重景。浙派与吴门画派虽多有不同,但是都多少参法范宽,特别是身份不明确的唐寅。清朝“四王”和“四僧”等诸派虽有取法古人与注重造化的分歧,各自有其特点,但对于古人的作品却莫不重视。这时期的“金陵画派”和现代的黄宾虹等大师,也都受到范宽画风的影响。
赵雪伟近期作品由参法黄宾虹而取法明清,特别是石涛等人。笔墨构图、皴擦点染取法其外,意境气象、胸中块垒取法其内。虽然是言称内外,在学人眼里确是混合在一起被接受的。这种接受方式也是潜移默化的。
|